离开聂国之后,使团继续赶路。
马车中。
岳川低头看了一眼袖中的蝗虫精怪。
刚用过虫咒的时候,体型膨胀跟个小公鸡似的。
现在,只剩下鸽子大。
精神也萎靡不振,跟死了似的。
“记住了,没有犁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更何况你还没牛身板硬呢。”
蝗虫精怪气若游丝的回应一下,随即陷入沉寂。
与此同时,岳川也陷入了沉寂。
因为蝗虫精怪说:它们都是春生秋死,不知冬、不见雪、不识冰。
繁衍就是蝗虫唯一的执念。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念虫豸也有。
与人动辄几十年上百年的寿命不同,蝗虫只有几个月的生命。
所以,它们从孵化那一天开始,就在为繁衍做准备。
努力的吃!
让自己成长起来,获得更多的营养,产生更多的脱氧核糖酸。
蝗虫精怪虽然寿命得到突破,不用再春生秋死。
但繁衍的欲望也空前高涨。
以一己之力,拱了一个国家的雌性蝗虫。
而且,这些雌性蝗虫被鞭笞了不止一轮。
绝大多数都是在产卵中耗尽生命力,毙命当场。
“给你看一个好东西!”
说着,岳川拿出了黄葫芦。
葫芦里是一个小天地。
小天地里住着岳川一年多来豢养的蝗虫。
最初,岳川只是用虫咒加持了一对蝗虫。
之后的时间里,这对蝗虫繁衍,以及吸纳野生蝗虫,不断改良族群基因。
经过不知多少轮的“末位淘汰”,小天地里的蝗群全都盘子亮、条子顺。
蝗虫精怪刚一进去,瞬间激动起来。
这些,可都是高质量雌性,一个个肚子肥圆,比外面那些干瘪的木材棒子好了不知多少倍。
可惜……
心有余而力不足。
蝗虫精怪有点后悔,不该掏空身子,导致现在一滴都没有了,只能空流泪。
岳川的声音传进黄葫芦中。
“以后,你就是这里的王了!好好休养,以后有的是雌性让你临幸。”
数日后,蝗虫精怪终于恢复了一丝元气。
与此同时,使团也踏上了肥国的地界。
《春秋左传集解》有云: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
又有古书云:肥,白狄也。绵皋,其君名。巨鹿下曲阳县西南有肥累城。
还有说:肥国的都城在河北藁城县西南。
《括地志》云:肥累故城在恒州藁城县西七里,春秋时肥子国,白狄别种也。
《元和郡县志》:肥累故城在镇州藁城县西南七里。
总之,肥国具体位置扑朔迷离,山西、山东、河北都有争论。
肥国立国的时间也不详,亡国的时间却有史籍有载。
《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称:“夏六月,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
可见这次晋灭肥国的过程是晋军统帅荀吴首先伪称与齐国会盟,然后“假道”鲜虞,进入昔阳,两月后灭掉了肥国,肥君绵皋成为晋军俘虏。
也正因为被晋军活捉,让绵皋以及肥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成了肥国唯一留下姓名的国君。
这么说来,晋国还怪好人嘞。
岳川心中暗道:如果古书记载无误的话,肥国被灭也就是这些年的事情了。
一想到晋国灭肥国的经过,岳川很是不齿。
你要灭人家,就堂堂正正去打。
晋国是霸主国,天下第一强国。
肥国,一个弱且小的夷狄之国。
可就这样一个夷狄之国,被晋国不讲道义的灭了。
一时间不知道谁是夷狄了。
而且,类似的事情,晋国在历史上干了不止一次。
想到这里,岳川心中暗道:晋国此时正在和楚国对抗,还没有决出胜负,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打肥国的主意吧。
肥国是小国没错,但他有几个夷狄兄弟。
中山国、鼓国、仇国等,都是鲜虞联盟的成员。
尤其扛把子的中山国,因为小兄弟被欺负,跟晋国杠上了。
一直到晋国崩溃,中山国还跟魏国、赵国打得有来有往,两次复国,两次被灭,直到最后亡于赵国,遂有了“燕赵之地”的说法。
可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伍子胥的声音。
“岳先生,晋国的使者也来了。”
伍子胥语气轻松,甚至有点兴奋的感觉。
这与吴国、晋国的外交有关。
晋国为了对抗楚国,扶持吴国捅楚国的腰眼。
为此,晋国成建制的支援吴国,还帮吴国训练军队、操习车战,制造战车等。
可以说,吴国能有今天,离不开晋国不惜血本的援助。
连带之下,伍子胥对晋国也颇有好感。
然而,岳川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下去。
“怕什么来什么啊!”
伍子胥耳朵尖,听到了岳川的自言自语。
“岳先生,晋国使者……与咱们不对付吗?”
岳川撩开帘子向前方看了一眼。
果然是一队打着晋国旗号的车马。
叹息一声,岳川解释道:“不是不对付,而是晋国使团出现在这里,会破坏姜国的计划。”
伍子胥很想问“什么计划”。
可是话都到嘴边了,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岳川没有在意这些细节,而是说道:“鲜虞联盟,我们想把鲜虞诸国捏成一团、拧成一股。而晋国的出现,必然会与我们的计划产生不利影响。”
伍子胥瞬间醒悟。
晋国要对抗楚国,所以扶持吴国。
姜国想把鲜虞联盟整合起来,肯定是用来牵制晋国。
伍子胥倒吸一口凉气。
姜国,好大的胃口!
竟然直接打霸主国的主意。
看到伍子胥的表情,岳川呵呵一笑。
“怎么?你怕了?”
伍子胥脸色一红,“岳先生说笑了,员岂会害怕!”
毕竟是以灭楚为目标的男人。
楚国也是霸主国,长期与晋国掰手腕,互有输赢。
伍子胥不怕楚国,自然不会怂晋国。
但他还是忍不住劝谏。
“岳先生,吴国有江河之险,无惧晋国。但姜国近在咫尺,若惹来晋国怒火,大军旦夕而至,避无可避!还请先生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