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李白的一生极其坎坷,从他24岁出川游历开始,人生便走向了下坡路,几乎一辈子都在结交权贵求得举荐。
李白的一生都在挣扎,得而复失的剧情,在他不算漫长的一生反复上演。
酒是唯一能让他解脱片刻的灵药,他的才华既是灵魂栖息的所在,又是束缚他一生的枷锁。
“如果给李白一个参加科举的机会,政治上的成就未必差于王维,而他的不幸就在于没有得到政治成长的机会。”
“即便诸如后来耿直的苏轼,至少也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在地方有所成就。”
苏轼:哎呀( ̄∇ ̄)
李白:?
心寒,真正的心寒不是大吵大闹,而是……
“但李白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机会,这本质上是古代社会教育的垄断。虽然武则天打压世家门阀下放科举到庶民、寒门大兴,但偏偏排除了商贾。”
“李白为了功名广交友、广散财,最终一无所获。但是李白以其强烈的生命力量,在心理上冲破了那个既定等级森严的规则。”
“在他强大且外放的自我面前,以补以之身平视社会法则下至高无上的君王。”
“吸引我们的正是他放荡不羁、豪纵潇洒的个性,以及天马行空、无比浪漫的诗歌。”
“在大唐的无数诗人中,李白是一面万众瞩目的旗帜,在开元盛世度过人生的盛年。”
“幸运的李白也是不幸的,归于山野未尝不是件幸事,但即便是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依然会有东风吹梦到长安的眷恋。”
“李白对自己的才华深信不疑,在经历种种艰险阻碍后,依然乐观地写道:轻舟已过万重山。”
“对于李白,人生或许不过是一场宿醉,后人称李白为诗仙,所有仰望他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千古唯一的谪仙人。”
“中国古代诗人要论成就最大的是谁,或许人们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但要说人气最高、最受大家广泛喜爱的还是李白。”
秦·嬴政:【羡慕说累了】
汉·刘彻:【天幕能不能把李白送到我大汉?】
唐·李世民:【野猪贴脸开大?】
汉·刘彻:【???】
【你说谁野猪?】
唐·李世民:【你啊】
汉·刘彻:【我****】
其他王朝:“……”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如在大地上生长、厚重深沉,他活出了另一种伟大的人生。无论少了哪一个,大唐的天空都将黯然失色。”
“杜甫生于书香之家,祖父官至修文馆直学士,在诗歌创作上成就卓越,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城东二里的窑湾,亲生母亲崔氏在他出生后几年内便去世了。”
“其父杜闲是奉先县的县长,杜甫也算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所以少年生活是过得及其不错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白总是那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洒脱的少年郎形象。”
“而杜甫则是那种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严肃深沉的老者形象。”
“其实杜甫还要比李白小上十几岁,他也曾经是裘马轻狂的少年郎,比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围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大概意思就是:我在少年的时候,就因为家世显赫,早就成了参观王都的来宾。”
“而且我书读得贼多,写文章那都是手到擒来,都能和杨雄匹敌,写诗更是我们老杜家的传统手艺。”
“我和曹植比那都是不相上下,大文学家李邕都求着要和我见面,大诗人王翰都想和我做邻居。”
三国·曹植:【你小子,算你厉害。】
唐·李邕:【……】
唐·王翰:【……】
杜甫:。。。( 沧桑jpg)
不是,谁教你这么翻译的?
“王翰就是写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那位。”
“只能说咱老杜写的太狂了,但是他确实有狂的资本。”
“杜甫七岁就能写出咏凤凰的诗作,九岁就能临摹虞世南的书法,只能说在史书留下姓名的诗人那都是少年神童。”
“据说杜甫在少年时还是一个妥妥的熊孩子,据他在《百忧集行》里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凿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25年,初到洛阳,前面说过在当时做官是有两条途径,一种是通过科举选拔入仕,另外一种则是被举荐。”
“杜闲当然知道自己儿子天赋极高、学识很高。他就带着少年杜甫在那些大人物前面露个脸,混个脸熟。”
“果然杜甫在当时颇为人人赞赏。”
“731年,20岁的杜甫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远游,那他是去哪里玩了呢?”
“齐越之地,大概就是先到南京然后又跑到苏州,到苏州他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姑苏,然后又跑到浙江一带,这一玩便是四年。”
“735年,24岁的杜甫回到家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远近闻名学霸杜甫落榜了。”
“落榜了咋办呢?问题不大,下次再考就是了。”
E:【杜甫心态真好,要是我高考没考上,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祺贵: 【每每读到杜甫的诗,了解杜甫创作诗的背景后,真的忍不住落泪,明明自己都过得那么苦,却总是见不得别人的苦。】
WOW: 【我很难想象历史上这些名人心境是什么样的。有的人潇洒一生,有人穷困潦倒。】
“736年,25岁的杜甫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远游,那这次他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齐赵之地,大概是山城那边,去了泰山写下了那篇我们需要背诵全文的《望岳》。”
“741年,30岁的杜甫回到了洛阳,在家里的安排下完成了人生大事成婚。”
“744年,33岁的杜甫在洛阳遇见了诗仙李白,两尊大神碰面了能干啥?当然还是出去浪!”
“浪的过程中还碰见了另一个好友高适,三人携手游玩两年,后与李白、高适等分别归家。”
“746年,35岁的杜甫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再次落榜。复读11年,居然还是落榜了。”
“……”
这就有点尴尬了。
“不过这次不是杜甫的原因,而是当朝宰相李林甫怕杜甫这样有才能的人来到皇帝身边,自己的地位不保。”
“所以就用野无遗贤这个借口,将这些有才之人统统不予录取,自此杜甫人生的转折点。”
李林甫:完了
杜甫:私密马赛…
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