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华文学 > 其他小说 > 李秋李世民 > 第783章
在扶州城外,扶州刺史等人的坟前。

李秋看着墓碑,久久的静默。

云中则是和火羽神鹰一起,栖身于不远处的树上。

若是不仔细观瞧,没人能察觉到她的存在。

这时候,秦琼也来到了李秋近前。

告诉李秋,这边的军报以及关于僚人迁徙一事,都已经上报给了朝廷。

扶州城这边的政务,也已经重新有序的开展。

再留给这边几千兵马,大军就可以返程了。

而这时,李秋看着面前的这片墓碑,却是摇了摇头。

“伯父,这次扶州遇袭的罪魁祸首格桑。”

“如今还被包庇在吐蕃的道坞城内。”

“若是我们就这样走了,在吐蕃的支持下,他和他的一千多部下,还会卷土重来。”

“这势必会给扶州城带来更大的隐患。”

“同时,这吐蕃对我大唐境内之事如此挑拨,指手画脚不说。”

“如今还蓄意策动格桑叛乱。”

“我也总得去跟他们讨个说法才是。”

秦琼此刻略有蹙眉。

“这吐蕃,疆域甚广。”

“兵力至少也有二三十万之众。”

“眼下我大唐四处交战,钱粮运转,国内兵力均有些捉襟见肘。”

“你自己就任着尚书右仆射之职,统管整个大唐的兵部之事。”

“这些事情,你比我要清楚的多。”

“在这种时候,怕是不宜徒生事端,惹来新的大规模战事。”

对于秦琼的话,李秋心中又何尝不知?

可是,此时此刻在他的脑海中,却是有一条条讯息在不断的翻动着。

以至于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接下来的做法。

这吐蕃,占地面积极广。

延伸至西亚,疆域至少要有三分之二个大唐那么大。

身为奴隶制政权的它,军队人数甚多。

军中士兵也是颇为彪悍。

在唐朝初期,吐蕃在被敲打过几番后,还不觉得如何。

但是到了唐朝的中后期,这吐蕃却成为了这大唐最大的一个隐患。

……公元754年,唐军与吐蕃大战中,主将李宓战死,十余万大军全军覆灭。

吐蕃夺取巂州(西昌)、会同(会理)、台登(泸沽)、昆明(盐源),进据清溪关(大渡河南),直逼川西平原,威胁成都。

……安史之乱后,吐蕃乘虚而入,大唐守军军力不支,河陇、西域之地先后为吐蕃所占。

国都长安城沦陷。

……公元753年,吐蕃攻克巂州,维州、松州。

……公元756年,吐蕃陷陇右所辖的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6军及石堡、百谷、雕窠3城。

同时又陷鄯、武、叠、宕4州。

……公元761年吐蕃取秦、渭、洮、临、成、河、兰、岷、廓9州。

……公元763年,吐蕃以20万军队乘胜长驱直入,逼近长安。

唐代宗仓皇出奔陕州,吐蕃军队占领长安,拥立吐蕃国舅李承宏为帝。

陇右道东段的十三个州全陷入吐蕃之手。

……公元777年,吐蕃攻占原州、坊州、盐州、夏州,灵州、庆州、盐州、银州、泾州。

……公元786年,西州沦陷,陇右十八州全境入吐蕃。

龟兹、疏勒、焉耆、于阗安西四镇也随之陷入吐蕃。

李世民于贞观年间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西域,彻底沦陷,归于吐蕃之手。

……

纵观大唐的整段历史。

吐蕃对大唐造成的危害和屈辱,本质上,远胜于突厥。

所以,趁着自己力所能及之时。

李秋绝对不想错过任何一个除掉吐蕃,为大唐后世人消除心腹之患的这个机会。

现如今,他的命脉已经牢牢的同大唐绑在了一起。

他的儿子,孙子,后人们,也将会成为大唐的官员,将领。

就算是自私一点,他也不想以后自己的后世子孙,陷入于与吐蕃的战争之中。

甚至是屈辱的死在吐蕃的利刃之下。

于是,在整理完了自己的思绪,和对吐蕃的谋划后。

李秋认真的对秦琼说道:“伯父。”

“这吐蕃虽然地广,兵多,但还未看在我的眼中。”

“至于这兵力,将领,粮饷,均不是问题。”

“之前那般强盛的突厥如今不也成为了我大唐铁骑之下的枯骨。”

“这吐蕃难道还比得过当年的突厥不成?”

“我打算明天率军挺进吐蕃道坞城,让他们乖乖的把格桑等人交出来。”

“若是他们仍旧对我大唐无礼和强横,我就调数万幽州玄甲军南下。”

“踏平吐蕃,把这里变成我大唐之国土!”

听着李秋的话,秦琼的目光中变幻着数种情绪。

随后,大大出乎了李秋的意料。

秦琼并没有出言进行劝阻。

反而是带着一丝笑意的说道:“我老了,身上的旧伤也太重,太多。”

“能够苟活都算不易,坐坐中军或许还可以。”

“冲锋陷阵这种事情,怕是也无能为力。”

说到这里,秦琼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

“别说,你小子身上倒是有点像当年陛下年轻时的野心和锐气。”

“我大唐能有你这样的年轻将领接班,我们这群日渐老迈的老将们,也就放心了。”

“若是你已故的岳丈罗知道了你,想必一定也会非常满意的。”

……

另一边,在大唐长安。

李秋和秦琼报上来的捷报也由房玄龄传到了李世民的桌案前。

“陛下,扶州那边传来捷报。”

“李秋和秦琼等人率军清剿了所有作乱村民的村落。”

“斩杀僚民兵士六千余人,虏获僚民部族两万余人。”

“算是彻底扫除了扶州这里的后患。”

“同时,据李秋在奏折上所说,这一次僚民的大规模叛乱。”

“确实是有吐蕃在背后的影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