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帮你们问问。”云同志道:“这次,我可以写你爹了吧?”

内容都想好了,通安村生产队队长麦秸秆二次利用创造了商业价值。

“不写我爹,写我李婶子。”杜红英给他说李婶子任劳任怨的教导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做手工,带领大家赚零用钱,还绞尽脑汁创新。

“那她们什么时候做工?”

“这会儿在山上干活挣工分,中午午饭后就争分夺秒的编手工品。”

“我可以拍她们的生产场景吗。”

“当然可以。”

生产队的妇人们听说要拍照片既高兴又害羞,盯着镜头都不知道要怎么才好。

“你们不用管我,只管自己编就行。”

抓拍什么的云同志没法和她们解释。

好在这些妇人们都很听话,低头专心的摆弄着手中的麦秸秆。

“麦秸秆在这些女同志的手中变得乖顺轻巧,缠缠绕绕,最后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品。”云同志为脑子里能想到什么就赶紧的写下来,他觉得每次来通安村七生产队都有惊喜。

“杜红英同志,你们这个手工作坊真是开了先河做了表率,妇女能顶半边天,大家都应该向你们学习。”

杜红英就微微一笑。

学习也得要有学习的条件,其他生产队的麦秸秆总共就一尺来长,瘦瘦小小的能干吗?

还有,她们生产队有李婶子这样的技术人员吗?

有石灵这样的巧手姑娘?有自己这样的推销员?

原材料技术产品销路,那可是缺一不可的。

饶是自己占了重生的优势见多识广,也突破不了政策的困扰,要不然也不用求助了,悄悄的发财她不香?

这个年代的杜红英感觉自己是孙悟空,蹿天猴本事再大也怕紧箍咒。

她原本就胆子小,再加上有一个当队长的爹时时给她提醒不要知法犯法,能怎么着?

只好慢慢来,有生产队开的介绍信开路才好找销路。

就在云同志的通讯报道见报时,白主任那边的采购申请单批下来了。

帮助村民们增收,丰富供供销社商品品种同意采购太阳帽卖。

只是采购的数量少得可怜:三十个。

抵了前次拿的十个就只拿了二十个。

当然,这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云同志的通讯报道也给杜红英带来了几单生意,批发走了六十多个。

李红梅和石柱才是销售冠军:居然一次性卖了二十顶太阳帽二十把小扇子。

“是那个说石灵做的东西有艺术细胞的女同志买的,原来她是煤矿厂的文工团的团长,她说排练节目当道具用。”

“那她的节目绝对好看。”

杜红英想起了多年后看到的那些节目,这些最朴实的道具一旦在舞台上亮相效果杠杠的。

周贵芳也知道杜红英在帮手工合作社卖太阳帽这些事了,她亲自骑着自行车来能安村给她建议带着东西去市里。

“县城太小了,消费能力有限,供销社也只能消化这么点,你去市里吧,人多,哪怕是卖散货呢也卖得掉。还有你可以找百货大楼这些地方推销。”

“就是孩子太小,要喂奶我走不开。”

周贵芳一愣,是噢,她忘记了这一点。

“那这样吧,我回城去帮你看看,有没有地方帮你销。”

“二姨,您真是太好了。”

杜红英一撒娇,周贵芳直言受不了。

“你这丫头主意多噢。”低声道:“那些布都处理完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