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英也曾和梁阿妹聊起过这些问题,梁阿妹说阿德叔他们一致认为民营企业的春天来了,放手去干就行。

“不容易啊,我妈说在糖果厂干了一辈子,文化水平也不高,又没有别的手艺,出来了能干啥,这么年轻内退了未必坐等老死?”

田静倒是安慰她自己工资还可以,能够孝敬他们给他们养老,结果妈说你还有两个娃娃,你自己能把自己的生活搞好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我妈说我们家还好一点,特别是还有子女没长大没成家这种,压力大得很。”

比如隔壁的二叔二婶,这段时间据说头发都白了不少,偏偏田玲还时不时挺着个大肚子回来显摆,一回来就要吃这样吃那样又不自己掏钱买,专门啃老,二婶可没少骂她,一家子热闹全家属院都在看。

杜天全出院养了几天家里面请了五桌客感谢那些来看望他的亲戚朋友后,他又坚持要去上班了。

“像个老黄牛一样,躲懒都不会,硬是要当先进。”看着他骑着自行车的背影消失在村口冬梅娘忍不住又换抱怨几句。

“娘,我还是建议您去县城住。”

“我去住啥子嘛,去住哪儿嘛?”冬梅娘说起就鬼火起:“你爹单位上分房子一次次的他不要,他要高风亮节让给有困难的人,自己住一个单身宿舍;红兵单位上的房子也只有一个房间,小静单位上还没有分房子,你说我去了住哪儿?”

“就算我放得下家里这一摊子事儿,去城里总得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嘛?”

杜红英……是我没考虑周全。

不 就是房子吗?

买。

杜红英和红兵说买房的事儿。

“姐,我和小静的工资只是够用,我们单位上也有房子住,小静学校领导也说了下半年考虑给她分一套房子,买房子我们得欠账不说也没必要要这么多房子。”

杜红英……她都想看看杜红兵脑子里装了多少水?

“你知道文菊和罗成成京城买的院子不?”

“知道,就是当年你搞那个高考模拟试卷挣了钱买的。”

“对,当年她花了几千块钱买的院子现在已经能值一万多了。”

“啥意思啊?”

“啥意思,就是买房子能增值能挣钱。”杜红英道:“单位的房子始终是单位的,你在单位上工作还能住,你要是没在那个单位了房子就得收回去。”

公家的人吃公家的饭住公家的房没毛 病。

但是生一个杜二娃闹得全家都不得安宁,他也做好了从医院出来的准备,虽然最终留下来了,也让他看清了现实: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去县城挨着小静学校附近看个大的院子,不管娘去不去城里帮你们看孩子,房子还是要宽敞才行。”杜红英道:“不管是你丈母娘来照看孩子还是你们请一个阿姨帮忙,都是要房间来住的。”

“姐,你说得在理。”

但是,我囊中羞涩得很。

杜红兵物欲不重,又因为受老杜同志的教导从小就知道不能乱伸手,夫妻俩都靠着工资吃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很满足。

今天姐让他去买房子。

这不是三五几百就能解决的问题。

这几年结婚生子该花的都在花,默默的算了一下自己的存款还不到一千块。

一千块钱能买啥?

买几匹瓦还是几个砖头呀?

“明天就去看房,早点买了该搞整的搞整一下,开学了小静就能带着孩子住进去,也没有味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