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部长叹了口气,大拇指捻过剧本封面,翻到内容页,一扫知全文。他叹气道:“确实,赚钱嘛。黑红也是红,说不定还会有年轻人看到吐槽视频,非要来尝尝味。”
刘部长再次翘起二郎腿,笑着道:“嗯,年轻人不爱看烂片,但烂到极致,他们非要看两眼。不然我家门口那家店为什么还在卖豆汁?而且咱们这剧本,看两眼,绝对会有一部分人上头,停不下来。”
张部长合上剧本,咬牙道:“嗯!赚钱与出名才是最要紧的。管它什么名。管它怎么赚。”
刘部长赞同地点点头,拿起茶几上的手机一看。已经10点了。
“老张,今天中午《南海十三郎》上映,一起去看看?”
“当然去了。听说是讲编剧的故事。挺少见的。”
“那十一点咱们一起吃个饭,十二点一起去隔壁商场看。”
“行。诶,还能买到票吗?”
“能,中午12点的场,没满座。”
“那一小时后见。”
……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11:30。
羊城,亿达广场,商城顶楼的亿达影院门口出现了比较罕见的场面。
以往电影院门口都是年轻人的阵地。
而今天,十几名大爷大妈,三五成群坐在大厅,等候电影开场。
引得在隔壁理发店剪头发的顾客好奇打量,“今天是有什么战争片、纪实片上映吗?”
Tony笑着摇头,“不是,是陈导新片,叫《南海十三郎》,与粤剧院合作拍的。我爸喜欢粤剧,也打算下午去瞧瞧。”
顾客轻叹一声,望向镜子里自己微微松弛的脸庞,“粤剧,哎哟,我就小时候在家听长辈聊过。难得啊。”
……
与此同时,东方传媒公司大楼二楼的放映厅里。
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位二十多岁的女生正在打电话。
“妈我在公司呢。”
“不是加班,我们部门集体看电影。”
“以前都没,不知道这次为什么,项目创意部、所有签约的编剧都要看。到场的给半天工资,没到场的补贴两张电影票。我们猜陈导之后要拿着个电影做培训,我把笔记本都背来了。”说着她拍了拍腿上的背包。
刚想把背包放到隔壁的空座位,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我去,大boss!
她捂着话筒,迅速说道:“不跟你聊了,陈导来了。”
说完,她直接挂掉了电话,与众人一起起身。
“陈导好!”
“陈导中午好!”
陈潇笑着冲他们挥挥手,示意大家坐,然后走向第四排,方荣与齐穆之间的位置。
踏上楼梯,陈潇莫名感觉有一股……极其不友好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
走到第四排,往座位之间走去,陈潇微微低头看路,终于发现了这道目光的来源——方荣。
方荣正皱着眉头盯着他,眼里满是疑惑与嫉妒。
陈潇经过齐穆的座位,与齐穆打了声招呼,坐到方荣和齐穆之间。
方荣拍了拍他的胳膊,一脸狐疑地盯着他,“你的眼睛好像……不一样了,隐形眼镜?”
“没有啊,你看没戴。”
陈潇指着自己的眼睛,随即放下手笑道:“方导,你之前拍摄辛苦,最近休息好了,你的眼睛变亮了,所以看我看得更清晰了吧?”
方荣一愣。
是……我的眼睛变亮了吗?
本来在叫嚣着“离我远一点,坐离我远一点!”的大脑瞬间安静下来,甚至还有点沉迷于这句“真相”。
大脑似乎生怕多想一点,就会从“真相”里醒来,脑子里迅速弹出另一个话题——明晚的采访。
方荣问道:“哦对了,明天晚上采访要公布拍摄《仙剑》三的事情吗?还是不提名字?”
“剧本过审了是吧?”
“对。”
“那提吧,这么好的宣传机会,不用白不用。”
“没《仙剑》二,你说原因,你挨骂去吧。”
“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方荣皱着眉,上下打量着他。
怎么这么好说话了?
放假放空怨气?决定友善对待这个世界了?
“时间到了,开始了。”陈潇说道。
“好的。”前排的池宇对负责播放的员工比了个OK。
放映厅里的灯很快暗了下来,只剩下荧幕的光芒打在脸上。
绿色的底色上飞出一条金龙,铛~铛铛~
故事正式开始。
香江热闹的夜市上。
算命、卖武、歌唱表演、卖狗皮膏药、说书人,以及见不得光的勾当聚集在此。
一位其貌不扬的说书人在街边说书,吸引不少观众前来围观。一段粤剧强调的开场,拉出他今天要讲的人物——十三郎。
面对听众询问十三郎是谁的问题,他讲起一段故事。
三十年前的一个晚上,天寒地冻,星月无光。
香江警方接到一通用英文报案的电话,对方自称被抢劫。
警方听到对方用英语,立刻出动一大群全副武装的警察。
来到现场却发现,这里是贫民窟,报警的竟是一名流浪汉,正坐在屋顶破洞下的吊椅上挠痒痒。
警察用手电筒罩着他,无语地道:“你能有什么东西被人偷啊?”
流浪汉伸出一只脚,“一双鞋。”
“谁偷了你的鞋啊?”
流浪汉收回脚,搭在房顶上,俯视着警察们,“有两个家伙,不过你们不敢抓他们的。”
警察不屑道:“什么人那么了不起,不敢抓?”
流浪汉晃动双脚,“偷我左脚的是鹰国人,偷我右脚的是日苯人。华夏人的鞋让他们都偷光了。无路可走,哪儿也去不了。”
方荣瞬间心里一沉。
好揪心的片段,好刺痛的台词…
警察听到是英文报警,出动大量警力。而偷走鞋的小偷恰恰是外国人。
警察仰视的重视的对象,正是小偷。
他轻叹一口气,拍了拍陈潇的胳膊。
陈潇低声道:“这是真事。十三郎当初报警说的是两个大人物的名字。但过于敏感。”
方荣点点头,“就这样,这个台词非常好了。”
至此,电影开播两分半。
在无数来看电影的粤剧爱好者、偶然买票的路人心里,对编剧与导演的评分蹭蹭蹭迅速上涨。
一些观众甚至直接掏出手机,迅速对亲朋好友,或在社交平台迅速发出简短的消息。
“值得看,台词非常好。”
“一定要看,大概率是神作!”